应用呼吸机的指征
1.临床指征 呼吸浅、慢,不规则,较度呼吸困难,呼吸欲停或停止,cpap呼吸机,意识障碍,呼吸频数,呼吸频率>35次.分。
2.血气分析指征 pH<7.20~7.25;PaCO2>9.33~10.7kPa(70~80mmHg);PaO2在吸入FiO20.40,30分后仍<6.67kPa(50mmHg)。
准备工作
1.检查呼吸机各项工作性能是否正常,各管道间的连接是否紧密、有无漏气,各附件是否齐全,呼吸机厂家,送气道或呼气道内活瓣是否灵敏。
2.检查电源和地线。
3.氧气钢瓶内或中心供氧压力是否足够(氧气压力>10kg/cm2)。
4.湿化器是否清洁。
适应证
1.严重通气不足 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引起的呼吸衰竭、哮喘持续状态,各种原因引起的**性呼吸衰竭和呼吸肌麻痹等。
2.严重换气功能障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、严重的肺部感染或内科治。疗无效的急性肺水肿。
3.呼吸功能下降 胸部和心脏外科手术后,严重胸部创伤等。
4.心肺复苏。
机械通气开始后,立即听诊双肺呼吸音。如果呼吸音双侧对称,即可将气管导管或金属套管上的气囊充气(4~6ml),使气管导管与气管壁间的空隙密闭。
病人自主呼吸恢复,达到停机要求时,应及时停机。
在呼吸机通气期间,可根据病人自主呼吸情况选择控制呼吸或辅助呼吸。监测血气变化及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,要自始至终**呼吸道通畅。
设定报警范围:气道压力上下限报警(一般为设定值上下30%)、气源压力报警、其他报警。意外问题:呼吸机旁应备有复苏器,或者其他简易人工气囊,气囊和气管导管之间的接头也应备好。注意防止脱管、堵管 、呼吸机故障、气源和电源故障。
常见合并症:压力损伤、循环障碍、呼吸道感染、肺不张、喉、气管损 伤。呼吸机的撤离:逐渐降低吸氧浓度,PEEP逐渐降至3~4厘米水柱,供应呼吸机,将IPPV改为IMV(或SIMV)或压力支持 ,逐渐减少IMV或支持压力,长清呼吸机,最后过渡到C**或*撤离呼吸机,整个过程需严密观察呼吸、血气分析情况。拔管指征:自主呼吸与咳嗽有力,吞咽功能良好,血气分析结果基本正常,无喉梗阻,可考虑拔管。气管插管 可一次拔出,气管切开者可经过换细管、半堵管、全堵管顺序,逐渐拔出。